日本金融厅不会禁止1CO但会确立规章制度加强监管
自今年4月10日,日本金融厅召开了第一次加密货币交易所研讨会以来,至今已召开了10次加密货币交易所研讨会。
进入11月,日本金融厅更是已召开了三次研讨会,对加密领域的一系列问题,尤其是ICO,都展开了密集的讨论,且已大致确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。不会禁止ICO,细分ICO监管,确保投资者利益
据日本金融厅官网资料,11月26日,日本金融厅召开了第10次加密货币交易所研讨会,此次会议也是11月召开的第3次研讨会,讨论的重点集中在ICO的金融监管问题上。在这次会议中,日本金融厅对近年来不断增长的ICO现状做了梳理。据会议资料显示,8%的ICO项目是骗局;71%的ICO项目根本不向市场提供产品或原型;项目白皮书等介绍材料承诺的内容(代币供应/转让限制的上限)在某些情况下,并不会反映在实际的Token设计中。
基于这些现实情况以及这一融资方式的有可能降低融资成本的优点,日本金融厅表示:“不会禁止ICO,而是在考虑到众多欺诈事件存在的情况下,在寻求适当的自我责任的同时设置一定的规章制度,以保护投资者、确保适当的交易。”
据会议资料显示,本次研讨会将ICO大致分为3类:
1、发行方不存在的ICO项目;
2、发行方存在的ICO项目,这一类又细分为有发行人但并不承担任何义务的ICO,发行人存在并且具有除权利之外的义务,例如将来提供物品,服务等的ICO项目;
3、发行方存在,且在将来负有分配业务收益责任的ICO项目。
前两种情况在监管上对应《资金结算法》的结算规则,而最后一种情况则对应《金融商品交易法》这一针对投资制定的规则。
首先,对于适用于结算规则的ICO,只要加密货币发行方存在,就适用于《结算资金法》中的加密货币交易业规则。
具体来讲,当一个加密货币在交易所上线时,交易所应该将发行方的相关信息,如是否承诺了将来的义务、计价依据等提供给用户;在交易时,该加密货币也需要通过交易所关于安全问题的严格审查;且据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协会(JVCEA)的自律规则,通过ICO来发行加密货币应设有门槛,履行相关的审查义务以及全流程的信息提供义务。
其次,对于有投资性的ICO,本次研讨会认为在充分提供信息、建立持续性的信息公开公示系统外,还需要在自律的基础上,加强交易所等第三方的参与和监管。且在投资门槛上,应在结合了投资者的能力和投资经验上,对通范围等投资选项设定不同的门槛。
为了适应这些管理机制,投资性ICO的监管应参考现有的有价证券等的相关规则,并推进适用于ICO特征的规则。在《金融商品交易法》下,ICO可被视为需分红的投资诱导行为,类似于其他国家的归类为证券,不仅对投资者有限制,所需提供的信息也更多。
日本金融厅监管加密货币历程
日本一直是一个在加密货币监管上走在前列的国家,为加密货币交易所发放牌照。在整个监管历程上,日本也是经历了立法承认比特币的支付合法地位、整顿交易所市场、召开多次研讨会集中讨论一系列问题的过程。2016年5月,日本国会通过《资金结算法》修正案,承认加密货币为合法支付手段并将其纳入法律规制体系之内,从而成为第一个为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法律保障的国家。2017年4月,日本国内修订过的《支付服务法案》正式生效,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合法性正式被承认。
2018年3月,日本金融厅连发8道“肃清令”,成立了“加密货币交易从业者研究会”,整顿加密货币市场。6月,日本金融厅向包括bitFlyer、bitbank等在内的6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发出了业务改进通知,称这些交易所缺乏适当的内部管理系统,包括反洗钱措施、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。
随后7月,为了更好地监管加密货币,日本金融厅(FSA)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——战略发展和管理局(The Strateg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Bureau ,SDMB),其任务是处理加密货币,金融科技和洗钱问题。
9月12日,日本金融厅举行了第5次加密货币交易所研讨会上,确认了正在被调查申请的16家公司中,仅有3家幸存下来。新交易所的审查工作已成为了日本目前最大的监管课题,在交易所被盗事件层出不穷后,日本金融厅在发放新交易所牌照上已更加谨慎。
10月3日,日本金融厅举行了第6次加密货币交易所研讨会,且在会上对加密行业提出了4点监管规范意见。这4点监管意见包括:处理有问题的加密货币;加强对用户财产的管理和维护;减少与投机交易相关的风险;确保交易的透明度并防止利益冲突。
在这次研讨会上,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协会(JVCEA)还提交了一份关于自律规则的概要,主要内容包括加强行业自我监管、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、不良事件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等。且当推出新的加密货币时,需事先通知该协会,如果该协会提出异议则不能进行交易。
这次会议的意义在于日本金融厅明确了对交易所的加强监管的立场,并提出了重要的自律规则概要,以进一步降低交易所的相关风险。
之后,日本金融厅的几次加密货币交易所研讨会又讨论了加密钱包的监管、加密货币征税规则等一系列加密货币监管问题。
这次对ICO的研讨也是对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的补充,不仅表明了日本金融厅正在对加密货币整体风险的防范上、交易和信息的透明度上、普通投资者的保护上持续发力,也通过建立起对ICO的监管框架,推动日本加密行业全面走向规范化。
部分网友评论内容
- 暂无相关的评论内容!
推荐阅读
-
拉丁美洲最大的投资银行将推出证券学代币,将由巴西房地产资产支持
据彭博社2月21日报道,拉丁美洲最大的投资银行Banco BTG Pactual SA正在推出自己的基于区块链的证券型代币。这个代币被称为“ReitBZ” —将由巴西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资产支持—使该银行能够以低于传统方式的成本向国际投资者提供房地产业务。
-
美国SEC撤销对Gladius指控,因其非法ICO活动补救措施及时
北京时间2月21日,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在其官网宣布,加密货币创业公司Gladius Network LLC在主动向其报告ICO情况,并同意向其ICO投资者退款以及将其token改为证券后,SEC同意撤销对其指控,并表示不会追加惩罚。
-
美国FBI就ICO骗局作特征概述,并警告投资者要注意法律法规
美国联邦调查局(FBI)概述了通过欺诈性首次代币发行(ICO)进行诈骗的相同特征,主要策略包括歪曲项目董事的专业经验、设计错误印象、表明该ICO项目在行业中已经获得了多大的吸引力,以及对代币预期回报的不切实际承诺。
-
日本新经济协会向金融厅提出新的加密货币减税方案
日本电子商务巨头乐天的首席执行官Hiroshi Mikitani的带领下,日本新经济协会(JANE)向日本金融厅发出了一份提案请求,希望对加密货币收益实行累进税旨在将税率降低至20%(目前为55%)同时还要求金融厅对加密货币到加密货币的交易不征税。
-
印度尼西亚制定加密资产交易新规定:加密货币期货交易所运营必须进行登记
印度尼西亚贸易部下属的商品期货交易监管机构(Bappebti)于周一公布了新规则,未来加密货币期货交易所必须进行登记,获准后才能运营,同时Bappebti在一份完整规则和注册要求的详细说明文件中表示,处理加密资产的期货交易所和清算所必须拥有至少1.5万亿印尼盾的实收资本。
-
韩国政府维持“全面禁止ICO的措施”不变,旨在保护投资人
韩国政府为了防止加密货币投机过热以及投资人遭受损失,决定继续维持于2017年9月发布的“全面禁止ICO的措施”。韩国企业为了避开韩国政府全面禁止ICO的政策,通常都去新加坡等海外国家设立一个皮包公司,以在海外ICO的形式进行融资。